忙著活 Get busy living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

喜歡看電影的人一定看過“Shawshank Redemption”這部電影。原文片名直譯應該是“肖申克的救贖”,台灣翻成“刺激1995”。這部經典影片最近因25週年重返大螢幕。25年過去了,它的重要地位並沒有因為隨著時空改變而流逝。我已經看了至少三次,每一次看都很震撼及有新的領會。 這次認真的觀看後,發現每一段對白都是經典,觸動人心,也很符合正向心理學的幸福論述。

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電影,請馬上停止閱讀。先去看電影,這會是你投資最好的2小時22分鐘。

電影裡有幾段對話特別有意思,尤其是在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流行的時候。大家都希望這段混亂快點結束,讓我們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但是我認為我們錯失了“世界因新冠病毒而暫停”的良機,浪費了檢視自己的機會。人生有多少次可以按下“暫停”的機會?

忙著活,或是忙著死,這是你的選擇。

It comes down to a simple choice. 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我們每天都很忙。行事曆把時間填得滿滿的,一個接一個的約會,不停的開會。忙是個藉口,這一點大家心裡都知道。忙讓我們迴避面對自己,迴避人與人真心的溝通。社交隔離對很多人來說是充滿焦慮的時刻,因為不習慣和自己獨處,但是這段時間正好是開啟認識自己的旅程。

電影裡的主角Andy安迪說:「忙著活,或是忙著死,這是自己的選擇」。我相信「忙著死」的感覺很多人都經歷過。人生最重要的功課是「忙著活」。安迪在監獄裡不被監獄的體制打垮,努力讓自己feel normal(正常的自己)。 透過自己的專業找到發揮的空間,為獄友夥伴們爭取到在屋頂小酌的機會,設立圖書館,幫助一位不相信自己的年輕受刑人通過考試。

那我們的「忙著活」又應該是怎麼樣的呢?前提是要認識自己。我的專業是快樂教練(happier coach),我幫助客戶(通常是企業高階主管或老闆)整合生活和工作 (work and life integration)讓他們忙的有意義,有成就感,有幸福感。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讓自己快樂,如何定義幸福。我通常用PERMA(註1)這個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幫助客戶思考他的人生。

  • 讓我生命充滿樂趣、喜悅和激情的是什麼?
  • 讓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是什麼?
  • 和生命中重要人物連結的質量如何?
  • 什麼能賦予你活著的目的與意義感的是什麼?
  • 讓你感受到成就感是做什麼事?

談到人際關係,新冠肺炎疫情前,大家通常都喜歡利用破碎時間看手機,甚至戴上耳機,眼看屏幕,跟周遭的人們完全隔離。現在真的實行社交隔離的時候,我們反而因爲少了人與人的社交而產生焦慮,其實這是改善人我關係最佳時刻。我每晚都會看美國紐約州長Andrew Cuomo的疫情新聞發佈會。他曾經如此分享他因社交隔離而有時間修補和女兒的關係:“老實說,在女兒被隔離的這段時間,我和她的溝通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對話。我們討論的深入度是過去從來沒有時間做到的,也沒有勇氣和力氣來面對我們的過去 – 我的感受,我犯的錯誤,我的遺憾等。” 這就是「忙著活」的對話。

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生最好的東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另一段打動我的劇情是安迪把自己反鎖在廣播室,違例給獄友播放莫扎特歌劇的唱片。這段歌劇象徵著安迪以及所有人對於自由和美好事物的追求,「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羽毛實在是太華麗了」,其實這不僅僅指安迪,還指人們對於美麗人生的希望。在這裡,放的音樂是什麼甚至都不重要了。

雷德:從未搞懂歌劇裡兩個義大利女人在唱什麼,也不想搞懂,只知道難以言傳的美,美得讓人心碎,歌聲直上雲端,超越失意囚徒的夢想,宛如小鳥飛進牢房,使石牆消失無蹤,就在這短暫的一刻,肖申克監獄的囚徒仿佛重獲自由。」

安迪:這就是音樂之美。這是他們沒辦法從你身上奪走的。你們沒有體會過嗎? 
雷德:我年輕時吹過口琴。現在沒興趣了。在這裡反正也沒意義。       
安迪:在這裡音樂才更有意義。你需要音樂你才不會忘記。 
雷德:忘記什麼? 
安迪:忘記這世上有些地方並不是石頭做的。忘記你心裡有一些東西是他們拿不走的,無法碰觸的。屬於你的東西。 
雷德:你在說什麼? 
安迪:希望。

這部電影真正在講的是人生的選擇。兩位獄友的處境是一樣的,都在監獄裡受無限徒刑,安迪保持追求自由的希望,希望感是別人拿不走的,無法碰觸的的東西。 他在獄裡「忙著活」,這一切都是為自己創造意義和成就感。安迪雖然無法改變制度,但他以實際行動(每週寫一封信跟政府爭取設立圖書館的資源)來改善監獄裡的環境。

雷德則接受現實,不敢奢求太多,因為希望愈大失望越大,他只求能在這世界安身立命。他認為希望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希望能讓一個人瘋狂。(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  這種人生觀在我們周遭都可發現,它讓我們生存下來,但不會活得精彩,也不會感受到生命的光芒和無限的創造力。 

最後一幕,雷德終於放下恐懼,選擇自己的人生旅途。

我發現自己的心情是如此興奮,甚至不能夠好好安靜地坐下來思考,我想只有自由人才會感受到這種踏上未知旅程的雀躍,我希望能順利渡過邊界。見到我的老友握他的手。我希望太平洋跟夢想中一樣藍。我希望。

最後我對希望觀有了新的理解。並非看到可能,才去希望,而是先希望,並從持續的行動中才看到更多可能。希望賦予了我們一種內心的自由,透過這種自由,我們從冰冷的制度中解放出來,看到制度以外的其他可能。這些可能,往往就是改變現狀的起點,推動我們行動,帶來改變。

當新冠肺炎疫情成為過去式,世界進入重啟的狀態,我希望我們大家都找到「忙著活」的方向。

註1:  賓州大學的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提出的幸福五元素,分別是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

東西名人專欄| 陳郁敏的小小漣漪|忙著活 Get Busy 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