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被照顧嗎?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我在台東都蘭山的家沒有地址,即使有地址也沒有用,山路很難找。這樣也好,不會有太多不請自來的客人。訪客來我們家會收到我發的交通指示:「台x線x公里的地方, 你會看到一個大釋迦。左轉,往山的方向走。開車不到一分鐘,轉彎處左轉(如果左邊看到一個房子就已經走過頭了),往山的方向開。一直開到最後一根電線桿(大概兩分鐘),右轉開上去,我們家就在左邊。找不到打電話給我。」 許多人聽到這樣的交通指示,都會有點擔心。但是他們最終都找到我們家。如果是我的老伴接待,他不會像我這麼做。他會說:「我們家很難找,但你別擔心。當你們到了台x線x公里處,打電話給我,我下山來接你們。」如果您是我們的訪客,您會希望是哪一種接待方式?

 

準備這篇專欄時,剛好有兩位到訪的朋友。一個說喜歡我的方式,因為自己尋路會有成就感。另一位覺得兩種都可以,不過老伴親自去接讓人感覺很有人情味,很溫馨。從兩種接待方式,我想讀者也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關注點。我的方式基於我相信訪客找路的能力。我老伴的做法出自關心,因為他擔心訪客會找不到,他親自帶路更好。

 

進一步來說,就人的關注點,我支持對方以自己的能力完成,老伴則以呵護對方的角度。就事的關注點來看,當對方遇到困難時,我透過提供資訊作為指引,老伴會主動介入,幫助對方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當我跟老伴探討我們做法上的差異時,他提出另一個我沒想到的觀點。他認為提供指示很麻煩,可能越講越糊塗,所以直接去接更快更方便,不需要花那麼多力氣教別人。這個話題引起我的興趣,開始思考「自立與被照顧」反映在自己、人際互動、職場,甚至整個社會大環境會是怎麼樣的。而當我們習慣被照顧的時候,是否就產生了依賴性?依賴性對快樂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呢?

 

住在巴黎擁有英國和馬來西亞血統的外甥曾經問媽媽,為甚麼馬來西亞的外婆來巴黎時都呆在家裡等媽媽下班後帶大家一起出去玩,而英國的祖母來巴黎都會自己規劃行程,每天帶孫子出去逛博物館或到公園曬太陽。我姐姐回答「因為東方的長輩比較喜歡被照顧。」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案例。我前夫是紐西蘭人,當時我們住在新加坡時。他的父母親從紐西蘭來探訪我們,完全沒有被照顧的期待。他們自己安排好酒店,一方面他們不希望干擾我們的生活作息,另一方面他們喜歡自由自在地規劃行程,我們也就不需要特別照料他們。他們的方式是和我討論每一天的行程,配合我們倆的時間,然後就自己去探索,結果還介紹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好地方。

 

記得20年前剛到香港工作的時候,和一位英籍好友到緬甸旅行。三天後她一臉嚴肅地說她非常不滿意我在旅途中沒有擔當責任,都是她在承擔。對她的陳述,我感到驚訝,因為我自認我是個很容易相處、很隨和的人,去哪裡玩,吃什麼都由她做決定。原來她不滿意我沒有主動提出想法,也沒有承擔做決策的責任。該做決定的時候,我都讓她做決定。我當時的確沒有什麼想法,事先也沒做準備,就覺得可以跟著她走。我的好友認為我們是平等的朋友關係,這趟旅行兩個人都有責任,都有參與規劃與做決策的責任。當兩人有不同的想法,就透過討論找到共識。經過那一次,我才了解我的「隨和」對她來說就是一種依賴。她對我的期待是相互依賴的互動模式,而不是我完全依賴她。與外籍朋友的相處打開我的眼界,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在每件事都有責任。不過,獨立自主或依賴這樣的二分法並不盡然是文化差異的因素,更多是關於期待與責任感。

 

我想沒有人會不喜歡被照顧。一個喜歡照顧,另一個也喜歡被照顧,這可以是很好的組合。有依賴者就對應著一個「被依賴者」。依賴是人生必經的路。嬰兒出世依賴父母的照顧得以生存。長大後我們發展自主獨立的能力。到年老行動不便時,又回歸到依賴別人的階段。依賴不一定都是壞事,對被依賴者也是一種存在感的來源。被需要也是一種肯定,例如孩子想吃媽媽煮的菜,對媽媽來說是莫大的肯定。但是當依賴變成了負擔,或依賴者認為過多的「被照顧」變成了「干涉」,這段關係就出問題了。

 

給予照顧的一方如何知道什麼時候是過度,使得好意成了干擾?這就要看被照顧者的期待。談及這個問題,身邊的朋友都想到同一個例子,就是到餐廳用餐,服務員每過來服務一次,就詢問一次用餐的滿意度,而每回添水的同時也必須說「幫您加個水」,提醒著我們正被照顧。標準制式化的服務顯然不是我和朋友們所期待的,但這似乎是目前台灣服務業的主流。我時常收到漣漪人專欄的讀者來信,分享父母幫自己選工作的壓力。當你還不懂溝通你的想法,父母也不懂你的才能,出自善意的介入成了親子關係中常見的壓力。

 

我在香港工作生活時,或到大陸出差時,很少會聽到「長官」、「長輩」、「學長」、 「師長」這些在台灣常用的尊稱。搬到台灣後,深刻體驗到「大家長」的相處模式,常常看到長輩們很照顧後輩,願意幫助他們,樂於提供各種意見。我記得聯合報系在台東舉辦「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的主持人王文華當場把標題改為「青年為自己尋路」。我很贊同好朋友王文華改的標題,也因此更加留意台灣普遍有「被照顧」的過度期待:政府應該照顧我們,老闆應該照顧員工。在我的教練輔導案例中,也發現台灣的員工期待上司對他的關懷和照顧,比香港和大陸的還高。許多年輕人覺得他來上班是來學東西,老闆或上司應該教他做事。他們沒有想過老闆付他薪水是需要他的貢獻和表現,不是來照顧他們。我這樣的講法有些人會認為很冷血,但這種被照顧的期待產生的依賴性,讓許多人錯失了建立實力的機會,將自我職涯發展的責任交由別人決定。

 

說起和老伴一起生活十多年了,某些地方我還是不太習慣被照顧。他會為我點我愛吃的菜,買一些他認為我會喜歡的東西。我很珍惜老伴這麼疼愛我,但這類關懷曾讓我感到困擾。因為我有自己的主張,我知道今天想吃什麼,會提出自己的需求,並不希望他幫我做決定。我聽起來不大體貼,這背後的原因除了我認為我們能照顧自己之外,當我們學習懂得溝通自己的需求,就會懂得接受並珍惜別人給予的回應與照顧。

 

要讓自己活得更充實而快樂,要經營讓彼此都感到舒服的平等關係,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性。我認為我們可以開始建立新的認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包括政府、父母、朋友等有義務幫助你和照顧你。依賴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人家給你的那個選擇。在主動尋找答案的過程,你會更認識自己,懂得如何愛自己。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由你去探索你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所以,當你不再依賴別人的眼光,不期待別人帶領你,你不只獲得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還能從承擔責任取得你的自信、成就感和人生的意義。

 

「依賴性」最常談論到的關係莫過於伴侶、親子、職場這三種關係。當您看完這次的專欄,我邀請您花點時間,分析自己在這三種關係中有哪些期待或行為是具有依賴性的。另一方面也檢視哪些是過度照顧別人的行為。歡迎和我分享你分析後的啟發。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您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工作與生活的整合 Work-Life Integration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Work-life balance)是很多職業女性關注的焦點,而男人也開始越來越關心這個話題,我服務的許多跨國企業也很重視它。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平衡(balance)是一種以時間為衡量單位的方法,讓我們能夠顧及生活角色的各個層面。然而時間是有限資源,一個領域得到多一些,代表另一個領域須犧牲,所以時時刻刻都處於零和遊戲中。

整合(Integration)則是一種把人生的各個角色,和諧地串聯起來,是一種非零和遊戲的做法。我認為只談平衡是不夠的,更透徹的做法是如何將工作和生活的融合。從我親身的教練個案,很多人談平衡,但真正有勇氣追尋融合是極少數,如果這個階段你只能夠做到平衡,也別氣餒,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尋求整合而非撕裂

當我開始創業,經營自己的教練服務,同時間也做了許多新嘗試,創造不同的可能,例如,我創作了漣漪卡,也寫了《漣漪詞》這本書,因為漣漪卡背後有一套個人成長的深入旅程,很多人不知道背後的意思,所以我透過寫書的方式,與漣漪卡的使用者能直接接觸,這是企業與消費者(B to C)的通路模式。而教練服務的工作都是跟跨國企業合作,是企業與企業(B to B)模式。

國際企業高階主管的需求都是提升績效,以領導力、個人效力、管理能力為主。我很努力地把兩個面向區隔開來,做企業教練時,會非常小心地避免談到生活,也不會引用漣漪卡、《漣漪詞》。我也經營「更快樂體驗營」;這是來自我在台東都蘭生活的啟發,希望在都蘭創造更多有意義的工作機會。「更快樂體驗營」推廣的是結合生活態度、社會責任,以及對大自然環境的友善保護。我過去很刻意把這一塊跟其他工作隔絕起來。我還有另一個身分是「非零餐廳」經營者,希望用這個餐廳嘗試創造讓年輕人有一個正向的工作環境。我和夥伴朱平先生創立了「漣漪人基金會」,幫助有心人創業,讓他們創造自己的生活與事業。

除了事業經營的不同面向,我也擁有每個人都有的身分:我是一個女兒,父母在馬來西亞;我是我愛人的伴侶;我同時是很多人的教練;也是台東這個社區的一分子。太多東西將我撕裂在不同的領域,此刻「平衡」已經無法解決不同角色的要求,因為一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時的時間,當我們必須扮演那麼多角色與身分,卻沒有很好的結合時,就會產生一種撕裂的感覺。當我把每塊分隔清楚,反而形成了資源鬥爭,這資源,指的就是時間。

於是我發現用「整合」的方式可以帶來更多嶄新的可能性。整合,讓我看到每個身分其實有很多共同點。例如,餐廳提倡的理念與都蘭生活有很大的關係;我在都蘭跟土地的相處,同時幫助我強化了經營餐廳的理念。在都蘭時,我是個業餘有機農夫,更能理解小農面對的挑戰及跟大自然相處的重要。

以全面和整合的方式來經營人生,除了讓我活得更自在,也幫助我更有效地做教練的工作。我以前只關注客戶在工作上的角色,不關心他在生活上的角色。然而他可能正需要漣漪卡、《漣漪詞》和「更快樂體驗營」所提供的放空,以及深入認識自己的機會,了解到注重自我身心健康是一切事物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真正對別人產生幫助,我必須用一種全面的(Holistic)角度先整合自己的生活;當我們最基本的價值觀、最基本的角色,能很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我們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感到自在。整合的過程有很多不確定性,就像是一個旅行,一步步邁上自己想像的生活。所以,這正是我決定寫專欄的原因,把自我實踐的整合過程和大家分享。

剛收到我很喜愛的一位客戶MC的離職信,寫得很真實,非常感人。他過去五年是美國財富雜誌五百大公司的大中國區總經理。謝謝他許可我把這封信分享給《魅麗》讀者。不管是男性或女性,我們都有這種「把生活中所有重要組成部分融為一體」的欲望。差別是有沒有勇氣踏上這條探險的旅途。

也許大家還記得,我的個人夢想是「瞭解、發現併發掘自己內在無限的潛能,並幫助別人達到這一點」。 現在,相信各位都知道我已經決定辭去公司的職務,提前退休,全身心去追尋我的這個夢想。我知道這是一個異常的舉動,在此讓我盡力向大家解釋吧。 過去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我在兩家公司和八個國家追尋我的夢想。這個旅程充滿了喜悅,收獲了成功,更重要的是,我學習到的東西比我能想象的更多。 

十二年前,我成為了一名父親,我開始意識到,「無限的潛能」並不侷限於工作,我需要「想辦法」把我生活的所有重要組成部分融為一體:我的工作、我自己、我的家庭還有我的個人興趣。在過去幾年中,我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欲望要在這些方面找到一種和諧。我熱愛我的工作,我愛這家公司。然而,工作消耗了我太多的精力,再沒有精力去做「其它」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現在,我決定簡化我的生活,把我的精力更集中在「其它」事情上。 我知道這對大家來說可能有點震驚、很難理解,因為這是一個不常見的舉動。然而,這就是我的選擇,這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事實上,這甚至不是一個選擇。我清楚知道這是我心裡想做,而且一定會付之行動的事情。過去十多年我一直渴望做這件事,可是一直都沒有足夠的勇氣。如今終於作了這個決定,我感到非常興奮和高興。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雖知道自己將要做甚麼,可是完全沒有概念應該如何定義或解釋這個決定。「年輕退休」可能是最貼切的描述。

我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知道自己決不會「什麼都不做」。可是,目前在沒有找到「其它」讓我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前,「什麼都不做」就是我想做的。未來要做什麼,暫且先放一放。如果有一天我又投入職場,可能會選擇一些能和我個人興趣緊密相連的工作,我可能不會選傳統的企業工作,可是,未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準?這是在我目前所處的人生階段中一個正確的決定。同時請大家記住,每個人的人生旅途都是獨特的,有的人的確可以做到工作的同時釋放自己無限的潛能,因此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人也要像我這樣做才能實現他們的夢想。

你目前採用何種模式來達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