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你這個星期創造了什麼?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你這個星期創造了什麼? What have you created this week?

我每年安排工作都只會排到十二月上旬,當最後一個案子結束了,代表今年的工作也結束了。
接下來的兩周是讓自己停下來、靜下來的時間,總結過去一年和展望未來一年的時間。

我回到都蘭山下的小房子。因為有時間靜下來,才有足夠的距離觀望自己。如何總結過去12個月的經歷?如何診斷自己目前的狀態?對未來又有何期許?

我先用PERMA模式給自己打分數,0分為最低,10分為最高分。
P和R分數怎麼這麼低?

我問伴侶他最希望看到我的一個改變是什麼?他說希望我不再用自己的標準要求他。這種做法不會讓他改變,反而讓我自己變得不快樂。我的確發現最近對他有過度挑剔的傾向,家裡每件事或他做任何事我都看不順眼。其實他一直都是這樣,沒有變,變的人是我。我以前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選擇性地只看好的地方,但最近精疲力盡,完全沒有能量來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其實“做選擇”是需要能量的,當我們狀態不佳或是能量透支的情況下,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調控自己的選擇。

我發覺過去幾個月,自己動不動就埋怨,認為別人應該順著我的意思,別人應該體諒我。這個情境下遭殃的人通常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對別人發脾氣,其實是把自己的不滿,以怪罪別人的方式,抒發負面情緒。譬如工作壓力大,晚上回家還得加班把沒做完的工作做完。自己心裡正著急的時候,別人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容易燃起我的導火線。

2013年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個轉折點。2013年上半年是谷底。香港公司的團隊解散了,台北非零餐廳的團隊也同時解散,兩者都不是我主動的選擇。我只能以最正向的方式面對這些改變:我把工作基地搬到台灣來,開始專注於創業人的教練服務。餐廳重新組織新的團隊,停業三個月後重新營業。漣漪人基金會開始有活動了。當然,我也著手開始在“魅麗雜誌”寫漣漪人專欄。

經營非零餐廳是讓我倍感壓力的。
因為那不是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所以比較消耗精力,什麼都事倍功半。經營教練諮詢公司很簡單(已經做了十多年,找到自己的節奏了),小團隊,靠筆電、電話和腦力,隨時隨地都能工作。但餐廳很不同,需要帶領大組人員,以團隊運作的模式才能夠順利進行。我的責任很大,一群相信我的優秀青年選擇加入非零的團隊。我無時無刻思索如何讓一個以積極正向文化、主張“非零和”的餐廳可以永續經營和發展,讓顧客和工作夥伴願意和我一起為台灣創造一種新的可能性。我們都是在同一個生態,互相依存,互相連接,我們都有責任把善的漣漪散播出去,製造一個正向循環的生態。我也思考如何幫助工作夥伴快速學習,提升他們的競爭力。我更希望他們在這裏不只學會對自己負責,也學到做最好、最真實的自己,即使離開了非零,這些學習能對他們未來的人生有幫助。這一切的責任,一不小心就變成壓力了。

年末的避靜讓我釐清壓力源頭,從疑懼的情緒中跳脫出來,從根本著手,重新學習和壓力相處。使我們受苦的,往往不是情況本身,而是我們對於情況的想法。我把自己所做的事看得太沈重了,誤把關注點放在還沒有達到的結果上,忘了享受這個創造的過程。

重新思考後的我知道如何讓2014年過得更快樂。
1.承受壓力的能力,在於自己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減少壓力
對你是壓力的事情,對另一個人是日常工作。我的學生是港龍航空資深的空服人員。面對情緒化的旅客是日常工作,無辜被罵他們是習以為常,也不會掛在心上。然而剛剛加入的新人,面對旅客覺得壓力很大,都萌起離職的念頭。他們只要找到正確的面對方法,克服了這一關,有能力面對,就不再是壓力了。經營餐廳雖然不容易,我也沒必要哀怨自己多辛苦,把辛苦轉換成建立新能力的鍛鍊。

2. 放棄“過去”擁抱“現在”
不再與過去做比較。譬如我沒有經營餐廳的經驗,不會因此而沒有自信,或需要別人體諒我。對別人我也不再因為達不到我的要求而懊惱。 我相信很多人也會跟我犯同樣的毛病,認為自己已經講過很多次了而生氣(過去導向),反而忽略了處理當下的問題(當下導向)。別人如果懂了,就不會問,誰會喜歡自找麻煩。 我不再爲「為甚麼還不懂」而懊惱,我轉念關注「如何解決現在的問題」。

3. 跟自己相處
我知道自己需要獨處的時間。唯有停頓下來,我才能夠抽離,洞察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理清思緒後,就看到下一步該如何走了。這就是我在台東都蘭山旁舉辦《更快樂營》的初衷,因為我相信一定有許多優秀的朋友跟我一樣,需要在一年之中找個時間,讓自己從固定的生活現實中抽離,與自己相處。

4. 創造力
我不覺得自己是有創意的人,但是「你這個星期創造了什麼?」(What have you created this week?)對我來說有當頭棒喝的感覺。這是我在新加坡的教練Stephen時常問我的一句話。我認為「創造」是學習掌握人生最好的鍛鍊方式。我所講的不是美學藝術的東西,而是從沒有變成有的過程,是一個念頭被實現的過程。譬如下廚就是一種創造。從規劃菜單,買食材,計劃操作流程,到最後上桌吃法的安排,都是創造的過程。創造也可以來自接觸新的東西。當我們遇到新的任務,有時候馬上就出現防禦或抗拒的反應,就會迴避,或不投資時間,但您可能正錯失了發現自己潛力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加入一段創造的時間,您肯定會感受到生命力的提升。


你這個星期創造了什麼?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你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允許自己每天一剎那的輕盈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比利時的Mimi基金會為20位癌症病患者做美妝服務。 化妝時他們被要求閉著眼睛,弄好了才可以張開眼睛。這些病患者以為會看到非常漂亮的自己,但是看到的是出乎意料的畫面。原來化妝師跟他們開了個玩笑,把他們打扮成各種奇特的形象。度過了第一時刻的迷糊和錯亂後,他們都笑起來了,不是微微一笑,而是開懷大笑,笑到眼淚都流出來的那種大笑。在那一剎那,他們忘記了癌症,連身邊的家人也一起笑起來了。這個活動緣起於一位病患者的一句話。她說患病前自己是無憂無慮(carefree)的,好懷念那種輕盈和放鬆的時光。

-無憂無慮 Carefree vs stressed out-

2014年我要活得更輕盈,活得更愉悅。 每天的生活,隨時會遇到不愉快的事,趕時間碰到一個沒有GPS又不識路的計程車司機,花了兩小時寫的文章突然間從屏幕上消失了。安排了很久的一個重要會議臨時被取消,合約拖了幾個月還簽不下來,孩子學校老師又約見等等。 那麼多個角色,那麼多責任,一天只有24小時,可能嗎?

我發現中文有許多跟這話題相關的成語。笑看人生,笑談人生,笑面人生,無憂無慮,快樂舒暢,逍遙自在等等。無憂無慮的狀態是快樂和放鬆的,就如學校放暑假的歡樂時光,或是週末不去上班的休閒自在。無憂無慮的反義並不是任意隨便。它的反義是憂心忡忡,心事重重,杞人憂天,庸人自擾的焦慮狀態。

學習幽默-
積極快樂的人生不是一切順利沒有逆境,而是在逆境中如何面對。可以很緊繃很嚴肅的應付,可以有意識的放鬆自己,也可以用幽默來化解,進而促進人際和諧關係。

記得在美國念正向心理學時最大的啓發是同學和老師們的幽默感。我所指的不是笑匠們的搞笑功力,而是一種幽默感,在不順或緊繃的情況下找到輕鬆逗樂的方式,讓自己也讓別人放鬆。

女演員珍妮佛羅倫斯在金球奬頒奬禮上,準備上臺領獎時,被自己的晚禮服長裙絆了腳,摔倒在舞臺邊上。當時全場靜默, 在這樣全球直播的盛大晚會上跌倒多麼糗。她迅速地起身,真摯而感慨地説:“為了走到這個位置,實現我的夢想,我這一路走得艱辛、坎坷,付出了很多代價,包括有時跌跌撞撞。全場爆發熱烈掌聲。 

 相信她不但不會因這次摔跤而影響形象,反而還會因此而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這就是幽默感的威力,在瞬間化逆境為順境,化危機為機遇。

我不是天生賦有幽默感。35歲以前活得沈重且嚴肅,跟我在一起肯定不會得到喜悅和歡笑,只有酒精能夠讓我放下矜持,變得比較活潑和放鬆。正向心理學的學習讓我意識到製造愉悅情緒的重要性,從此開始練習如何讓自己不靠酒精的輔助也可以更放開更愉悅。
我是皺眉大王。每位同事都知道我有這個習慣。有幽默感的同事會說:“看來我又要幫你買除皺霜了”。不輕易放鬆的我也馬上笑起來。 感謝身邊有這麼多擁有幽默感的同事。

幽默表達-
最常聽到父母對孩子說:“再不把玩具收拾起來,以後別想再要新玩具。”如果這麼說,“玩具們都玩了一天了,讓它們回家休息吧,不然明天它們起不了床了。”父母如果懂得營造一種幽默的語言風格,也會讓孩子覺得輕鬆、歡樂。
但是幽默感乃一體兩面, 除了具有使人愉悅的正向特質,如說些或做些有趣的事情來逗樂他人,亦可能具有潛在傷害性,如嘲諷,在人際互動之間亦可能會帶來衝突和磨擦。

 

幽默風格理論架構(註一)對自己/對他人

良善的 自我提升型幽默(Self-enhancing humor)
傾向去維持幽默的人生觀。面對生活上的失諧、壓力,甚而逆境,也能維持幽默,會運用幽默來振奮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最能代表的行為是「當我獨自一人且感到不愉快時,我會努力想些有趣的事來振奮自己」。研究幽默的學者們認為在四個幽默風格當中,這個類型是最接近傳統、狹義概念的幽默。

親和型幽默(Affiliative humor)
為了逗樂他人、促進人際關係和降低人際間的緊張,傾向去說些或做些有趣的事情、講笑話,自發性地進行善意的機智戲謔。使用這類幽默的人會同意「我喜歡逗他人笑」這個形容,他們認為無敵意、友善地使用幽默,能促進人際和諧。

有害的 自我貶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
使用消遣自己的幽默方式提升與他人的關係。這類幽默傾向過度使用自貶幽默,降低自尊或犧牲自我形象,說些自己滑稽可笑及弱點的事情來使他人喜歡或接受自己。此類幽默是隱藏自己的負向感覺,企圖獲得別人的注意或認可。

攻擊型幽默(Aggressive humor)
使用消遣他人的幽默方式來取悅自己,利用幽默為目的來批判或操縱別人,像是諷刺、嘲笑、挖苦、輕蔑、辱罵的幽默,以及使用具有潛在攻擊性的幽默。這類風格的描述會是「當我想到好玩的趣事,不論說笑話的情境或時機是否恰當,非得把它說出來不可。」、「如果有人把事情搞砸了,我經常會嘲笑他。」這也包含那些在社交場合使用不當的幽默。

幽默是可以學習的,幽默感的培養可以從察覺自己的反應開始,也可以設定一個刻意的習慣。我以後會多做一件事,就是在郵件往來溝通的時候,除了談事情以外,會添加一些有趣的表達,為對方也為自己增加更多的正能量。這些是我平常提醒自己保有幽默感的方式,跟大家分享:

開懷大笑: 講個笑話或看臉書上的錄像也是學習開懷大笑的途徑。
出其不意: 我和伴侶喜歡玩搔癢遊戲,或把冰塊塞入對方的衣服等這種挺幼稚的行 為。就是這類遊戲,這種突然的驚喜也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好奇心: 保持赤子之心,對意外的,好奇的,互相矛盾的事情與刺激充滿興趣。 當我們不用批判的心,就不會有太多的責怪和憂慮。

 

 

註一:想深入瞭解關於幽默風格的研究,可參考 Rod A. Martin等學者們提出的「幽默風格量表」。台灣也有教育心理學的學者做延伸性的探討,可參考「區分良善與有害的幽默─正體中文版「幽默風格量表」的發展」(詹雨臻, 陳學志, 卓淑玲, Rod A. Martin).


不管自己如何忙碌,允許自己有那“一剎那的無憂無慮”。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你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你會感謝令你頭疼的上司嗎?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你會感謝令你頭疼的上司嗎?

• 無聊就是練習創造意義的機會
• 因為不擅長而排斥
• 因為排斥而迴避
• 因為迴避而錯失突破的機會
• 因為突破而建立新技能

蘋果小姐跟我說她覺得該換工作了,想探討公司裡面有哪些職位是可以考慮的,也不排除離開現職到別的公司從新開始。
蘋果小姐今年初才升職,原本負責香港市場,升職後負責整個亞洲區的人才發展計劃。今年大半年的輔導都專注在幫助她更快速地掌握新職位的要求,進度還不錯,怎麼突然會萌起離開的想法呢?
原來蘋果小姐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意義,每天就是準備powerpoint投影片,對公司的各個部門主管作報告。她覺得不僅沒意義,也沒有機會發揮自己所長。她喜歡與前線有更直接的溝通,擅長與人打交道,習慣以面對面交談方式及解決問題。

為什麼蘋果小姐會對製作投影片產生這麼大的抵觸呢?為什麼上司會要求她做這麼無聊無意義的工作呢?難道上司真的這麼笨嗎?
蘋果小姐認為投影片只是一個工具,她過去的做法是提供想法,團隊成員會幫她把投影片整理好。但是在這個新的職位,上司非常重視而且會親自製作,還要求達到專業水準。蘋果小姐對此感到非常排斥,因為:
• 擔心自己做不好,無法做到上司所要的標準
• 不認同它的重要性,認為工作重點應該是面對面溝通,而不是紙上談兵
• 希望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花時間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 覺得把時間花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更有意義。

最後蘋果小姐想通了。她目前的處境還沒到需離開的地步,只是需要找到這份任務的意義。她不但接受這份任務的必要性,更找到製作投影片對她個人的意義。製作投影片可以很簡單,也可以是鍛煉她的思考能力的工具。最基本的是把腦袋裡的東西丟到投影片上,稍微整理順序,加上幾張圖片。更挑戰的是如何把自己懂的東西,經過瞭解他人的思維邏輯後,以他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呈現信息,讓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蘋果小姐目前的工作不再只是執行任務,她必須影響其他高階主管對未來運作的想法。這種思考力和影響力正是蘋果小姐在這個職位最需要的能力。製作投影片只是個表象,找到背後所需的能力,就幫助她看到做這件事的意義了。

我也曾經碰過這樣的情況。剛進入職場5年左右,我非常欽佩的上司回英國,換了從美國來的新上司。他們兩人的風格絕然不同。舊上司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新上司重視系統性的思考模式和信息呈現的方式,讓我們溝通的對象更容易吸取信息。

當時的我面對這個改變就只懂得抱怨,認為新上司把重點放在花拳繡腿的表面功夫,而不重視人我溝通的本質。回想那時我帶著挺大的敵對心態面對新上司,也難怪做得辛苦。痛苦地熬了一年,我選擇離開。事過20多年了,我還是想向這位上司致歉(離開公司後就失去聯絡了),相信他當時做我的上司也很頭疼。

當碰到這種情況,正是我們最需要教練coaching(註一)的時候。當年心智還不夠成熟的我,不懂得尋求幫助,只以自己片面的認知,認為都是上司的不對,也覺得自己很倒霉,碰到惱人的上司。身邊的同事同情我,也都認同我的觀點,這更讓我自以為是。很可惜沒有人在這關鍵時刻給予我指引,讓我能夠轉換心態,採取積極的方式面對事情。這也是我為何鼓勵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個教練,遇到瓶頸時,能幫助我們學習面對自己及面對問題。如果當時有個教練提醒我,我會察覺自己應對的方式其實是“博同情”,並不是正視問題。

現在來看這兩位上司,其實各有各的優勢。舊上司擅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特別是一對一的方式,當公司正在建立的時候,小小的團隊很適合這種親密的溝通方式。當公司變大了,團隊人數也跟著增加,這時候需要更有制度的溝通渠道,而新上司這方面的優勢,讓我們能夠以一對多的方式迅速地把信息傳達出去。
雖說那一年非常痛苦,回想起來,那段時間鍛煉出來的功夫正是我當時缺乏的能力,以更積極的態度來看就是“還未開發的能力”。我是不是真的在這方面有潛力,沒有人知道,只有試過了才知道。這套能力後來變成了我最具有特色的能力,能夠用簡易又生動的方式傳達複雜抽象的感念。

當我們覺得工作無趣或無意義,而上司卻認為它很重要的時候,先別急著罵上司。如果你在這方面能力很強,或是對這方面感興趣,你就不會覺得它無聊。譬如,你的工作是餐廳的外場服務,你特別喜歡和客人聊天,而工作要求你和客人多互動,你會覺得很有趣。但是如果你不太會跟陌生人打交道,你會覺得這個要求是“額外”的麻煩,覺得只要把基本點菜、上菜、服務及端盤子工作做好就行了。

如果轉換心態,把不喜歡或不擅長的領域轉變成提升自己的機會,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越做越有成就感,越做越快樂!

(註一)
對教練學有興趣,或想找個教練幫助你達到突破,可聯絡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ICF Taiwan)。會員多為「專業教練」(以教練為其專業者)或「教練型主管」(運用教練方法於管理領導中之主管)。http://www.icftaiwan.org


觀看比爾蓋茲“每個人都需要教練”的18分鐘演說(有中文字幕)。http://www.ted.com/talks/bill_gates_teachers_need_real_feedback.html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
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你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
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快樂就是愛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Happiness is love
The only thing that really matters in life are your relationships to other people
– George Vaillant

這一期我們還是談愛情,不過,是從幸福快樂的角度來談。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快樂人生的祕密》,作者是哈佛大學醫學院著名的精神病學教授,喬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
文章內容敘述美國近代科學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縱貫性研究。自一九三七年起,兩百六十八名哈佛學生參加了一個名為「葛蘭特研究 the Grant Study」的計畫,主要問題是:「美好生活」有沒有公式可套用?是什麼使人們覺得快樂?就這個問題開始長程蒐集所有參予者的資料。

這兩百六十八位學生,用全部人生為這個實驗提供資料,每五年就得做一次仔細的身體檢查,耐心地回答一大堆心理測驗卷,而且每十五年要忍受詳細的面談,每隔一年要回答一份問卷,他們將自我生命歷程全然敞開,就這樣持續了七十五年!「葛蘭特研究」所提供的資訊,可說是這類研究中最珍貴也最徹底的。
這個歷經七十五年的時間,投入兩千萬美元經費的研究,依然持續進行中,研究發現:快樂人生的祕密,就是簡單五個字 『快樂就是「愛」』(註一)。

美好人生的關鍵,是和他人有良好的關係。何謂良好關係?這裡指得不是因身分地位而形成的角色關係,或是擴大社交網絡,而是一種親密(intimacy)和具有安全感(safety)的連結。它是一種完全被接納(total acceptance)的狀態,雙方都可以真實地做自己。這種真實連結的產生,需要雙方在關係中發揮同理心(empathy)。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同時擁有「愛」 和「被愛」的能力,才能夠與他人建立如此深層的連結(connect)和投入(engagement)(註二)。這份愛,不是愛情,情欲,親情,承諾或永恆的愛,它是一種與他人有同理共感的關係。
喬治‧瓦利恩特從「葛蘭特研究」得出另一個結論:人真的有能力改變。儘管我們無法選擇人生的初始,譬如兒童時期所得到的愛與關懷,會影響成年後的應對模式(coping style) ;有些人年少時期沒有得到愛與關懷,而建立了不成熟或抽離式(disengage) 去應對他人,無法與人建立連結。但通常會遇到一個慘痛改變人生的經歷,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於是經過後天努力,我們有能力成長,能以更成熟 、更正向的應對方式面對人生。

Capacity to love and be loved.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說得如此累贅,一個單字「愛」不就夠了嗎?愛和被愛,它是動詞,不是名詞。它不只是付出,也是接收。
有些人喜歡說「被愛」比較幸福,我不同意這個說法。愛你的人,如果一直沒有得到你的愛,你只接收而沒有付出,總有一天他會不再愛你,因為他不但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回報,更會因為不能得到回報,而找不到自己的真實快樂,累積了許多負面能量,覺得自己是個犧牲者,或是由愛變成恨。如果你不愛他,被愛也可能是個負擔。如果你只要別人愛你,而不知道如何愛別人,你也不可能得到真實的快樂。
我希望把話題從羅曼蒂克的愛,拉到更寬廣的角度來看。它是一種與他人有同理共感的連結。可以是短暫但真實的連結,也可以變成永久的友誼和支援。我的教練工作就是一個好例子,教練和客戶的關係,就是一種深層的連結,教練以好奇心,不批判和同理心的方式和客戶互動,讓客戶感覺到被愛和被接納的安全感,建立在真實「愛」與「被愛」的交流上,我才能幫助客戶突破及追求美好的人生,甚至可以說,教練的基本功力就是愛的能力。
這是許多從事教練工作的人,最難學會的事。因為愛是需要付出,愛是有條件的(我不相信無條件的愛),愛是要花時間陪伴的,愛是讓自己脆弱,愛是要冒險的,愛更是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及有能力助人的快樂泉源。

(註一)
『幸福就是愛』是我第一次的標題。但一直覺得把快樂翻譯成幸福又不太貼切。幸福對我來說有幸運,福氣的內涵,比較是讓人羨慕及不要太多自身努力的。英文的Happiness有多重意義,它包括中文的「幸福」的感覺,也包含充滿正向情緒的狀態。所以我決定用「快樂」取代「幸福」。

(註二)
上個月的專欄談到「成長的階段」。第6階段(親密)和第7(繁殖)就是建立愛與被愛的能力的階段。前面5個階段是學習建立成熟的人格,才能夠開始愛別人(接納,關懷,幫助,培育等),也能夠接受被愛。我們才能夠建立美好、深層的連結。

閱讀瓦利恩特接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專訪 http://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3/05/thanks-mom/309287/
閱讀瓦利恩特的《快樂人生的祕密》的文章http://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what_are_secrets_to_happy_life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你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