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2015年1月1日我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 不保留香港的家了。過去三年在台灣的時間居多,回香港其實是出差,待在香港的天數一年還不到一個月。 理智思考當然沒有必要保留這個家,但是我捨不得。不想放棄香港人的身分。不想放棄屬於這多元國際大都市的身分。捨不得這個陪伴了我十幾年的小窩居。其實我的心早已經搬到台灣。雖然個人物品都還留在香港,不搬走就代表香港是我的家,我還沒有離開香港。但身外物在哪就能夠代表一個人的歸屬感嗎?

這拖延多年的搬家決定,另一個理由是搬家前的整理令我頭痛,哪些該丟掉,那些要保留,在做決定的時候,難免緬懷過去,回到當初的情境、 地點、人物、關係、意義等。不知不覺,一天過去了,往往才整理了一小區塊的東西。

We are what we buy
我相信從一個人擁有的東西看得出她的生活風格(lifestyle)。我的東西分幾大類:雜誌書籍,傢俱,衣物,地毯,音樂CD,廚房用品,陶瓷/木器裝飾品,攝影器材,運動器具(潛水及高爾夫球)。

書籍類別有心理學,培訓及教練學,管理領導學,旅遊,食譜,陶藝書,都是英文書。中文書很少,大部分是翻譯的英文商業書。 15年前當我決定在大中華地區發展教練事業時,我知道自己的中文程度不足, 所以買相關的中文版來看,增加更多商業專用的詞彙。

傢俱,地毯和裝飾品是我的珍藏。它們本身的價值並不高,不是什麼拍賣級的寶物,但它們紀錄了我在世界各地旅居的足跡:印尼,印度,大陸,西藏,緬甸,越南,寮國,南美洲,南非等地。我發現偏愛非主流的美感。譬如印尼櫃子是印尼的帝汶島土著雕刻,藏毯是老舊,在鄉下農居時跟農民購買的。緬甸的漆器容器也是古董。我喜歡有經過時間演化的東西。

品味的改變
這次搬家整理丟掉最多的是衣鞋服飾。第一批被淘汰的是名牌高跟鞋,接下來是衣物。其中有一套 80年代大墊肩剪裁寬大的Armani西裝,是當職場女強人時的經典武裝。還有以前走斯文淑女風格的衣物,也進入垃圾袋做回收。 腰身都擠不進去,款式與現在的風格也不搭配,  留著只因為剪裁特別或是好材質,還是送給有需要的人吧 。(誰會想穿過時的西裝呢?) 於是果斷地把它們都捐給慈善機構,坦然接受身材不可能回到過去的窈窕纖體。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更因此允許自己可以買新衣服!但我仍會力行買一雙新鞋,就必須送掉一雙舊鞋的原則。

 

Let go and move on
我有很多收藏品,它們是珍藏品同時也是我的包袱,讓我無法如徐志摩的詩一般的瀟灑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雖然做不到,還是要盡量減輕包袱,不讓自己成為這些包袱的奴隸。

最難割捨的是書!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感情價值。一本是我剛開始做培訓師看的工具書,一本是第一次接觸心靈成長領域的書。每一本我都記得它在我生命旅途中某一個點幫助了我。最後只留下三分之一,忍痛捨棄大部分的書。能夠做到這一點,要謝謝好友李開復先生最近分享一段有關【為什麼讀書?】的回答。

「我一輩子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李先生最喜歡的回答是:「我一輩子吃了很多的食物,這些食物已經一去不復返,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你的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這些書有其紀念價值,但是我已經不再需要把它們留在身邊了,它們已經成為我的一部分。感謝它們曾經陪伴我長大。

 

這次搬家做了許多物品的清理,也整理出我自己在let go 與move on之間轉換的心得:
Focus on what you want, not what you don’t want. 專注在你想要的
「專注在你想要的」這個條規是我做教練輔導時最常用的思維工具,正好也可以套用在這次搬家的原則。當我把關注點放在我不要的物件,譬如這個針線包不要了,該送給誰;這個花器該送給誰?這件衣服不要了,誰穿的下?這些不要的書該分類,讓過來撿書的朋友們更容易找到他們所要的書。我發現依照這個作法,三天三夜都做不完。越是專注在什麼不要,不要的東西越是堆疊在面前,像是不得其門入,離想要的結果更遠。所以,當我換個方式,別理不要的,就只挑出所要保留的東西,過程變得清晰也更有效率,不到三個小時很快的把要留下的東西都整理出來。剩下的就讓來撿書的朋友操心,挖寶方式可能會帶來更多樂趣。我的目標是清理出要保留的東西,當這個目標快速達到後,反而有多餘的時間來處理那些不要的東西:分類、聯絡朋友、請外籍幫傭把東西拿走,由她再分給她的朋友。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 別再為小事抓狂
我發現我很容易為瑣碎小事煩惱一整天,譬如如何處置那些我不要的東西。丟掉可惜,該把東西送出需要它的人,然後我就會為了挑這個人選而消耗好多時光,接著會對緩慢的整理進度感到沮喪,繼而拖延整個計畫的完成。

 

多年前讀過一本書“別再為小事抓狂”就是為像我這種人寫的。有些人可以迅速做決定,就是掌握了這種抓大放小的原則,懂得取捨之間的平衡。

 

Recycling 回收再利用
香港有很多過客,為了工作去香港,有些人兩三年就離開,也有很多人像我這樣,一住就20年。大家來來去去,剛抵達的人會在週末四處找外國人搬家拍賣“expat moving sale”,買二手貨,環保又省錢。搬家的時候,我們也會在社區雜誌登廣告,或大樓大廳貼個廣告(現在只要在FB公布就解決了)把不要的東西低價拍賣或免費送出去。通常搬家前我們也會開個派對,邀請朋友過來撿東西,喝光酒櫃裡的酒和吃掉冰箱裡的食物。很高興這次很多朋友看到我FB的公布,過來撿書和淘寶,還有位朋友很熱心的幫我找到一個慈善機構,願意接收我的攝影器材。

 

寫到最後,我終於搞清楚為何一直不捨得放棄香港的家。我不捨得的是那位單身時代過著《慾望城市》生活的那個我。香港那個家是「我」的,但現在我很愛在台北這個「我們」的家。我想接下來的功課是如何在「我們」的家裡也各自維持小小的「我的」空間。

 

你喜歡被照顧嗎?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我在台東都蘭山的家沒有地址,即使有地址也沒有用,山路很難找。這樣也好,不會有太多不請自來的客人。訪客來我們家會收到我發的交通指示:「台x線x公里的地方, 你會看到一個大釋迦。左轉,往山的方向走。開車不到一分鐘,轉彎處左轉(如果左邊看到一個房子就已經走過頭了),往山的方向開。一直開到最後一根電線桿(大概兩分鐘),右轉開上去,我們家就在左邊。找不到打電話給我。」 許多人聽到這樣的交通指示,都會有點擔心。但是他們最終都找到我們家。如果是我的老伴接待,他不會像我這麼做。他會說:「我們家很難找,但你別擔心。當你們到了台x線x公里處,打電話給我,我下山來接你們。」如果您是我們的訪客,您會希望是哪一種接待方式?

 

準備這篇專欄時,剛好有兩位到訪的朋友。一個說喜歡我的方式,因為自己尋路會有成就感。另一位覺得兩種都可以,不過老伴親自去接讓人感覺很有人情味,很溫馨。從兩種接待方式,我想讀者也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關注點。我的方式基於我相信訪客找路的能力。我老伴的做法出自關心,因為他擔心訪客會找不到,他親自帶路更好。

 

進一步來說,就人的關注點,我支持對方以自己的能力完成,老伴則以呵護對方的角度。就事的關注點來看,當對方遇到困難時,我透過提供資訊作為指引,老伴會主動介入,幫助對方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當我跟老伴探討我們做法上的差異時,他提出另一個我沒想到的觀點。他認為提供指示很麻煩,可能越講越糊塗,所以直接去接更快更方便,不需要花那麼多力氣教別人。這個話題引起我的興趣,開始思考「自立與被照顧」反映在自己、人際互動、職場,甚至整個社會大環境會是怎麼樣的。而當我們習慣被照顧的時候,是否就產生了依賴性?依賴性對快樂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呢?

 

住在巴黎擁有英國和馬來西亞血統的外甥曾經問媽媽,為甚麼馬來西亞的外婆來巴黎時都呆在家裡等媽媽下班後帶大家一起出去玩,而英國的祖母來巴黎都會自己規劃行程,每天帶孫子出去逛博物館或到公園曬太陽。我姐姐回答「因為東方的長輩比較喜歡被照顧。」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案例。我前夫是紐西蘭人,當時我們住在新加坡時。他的父母親從紐西蘭來探訪我們,完全沒有被照顧的期待。他們自己安排好酒店,一方面他們不希望干擾我們的生活作息,另一方面他們喜歡自由自在地規劃行程,我們也就不需要特別照料他們。他們的方式是和我討論每一天的行程,配合我們倆的時間,然後就自己去探索,結果還介紹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好地方。

 

記得20年前剛到香港工作的時候,和一位英籍好友到緬甸旅行。三天後她一臉嚴肅地說她非常不滿意我在旅途中沒有擔當責任,都是她在承擔。對她的陳述,我感到驚訝,因為我自認我是個很容易相處、很隨和的人,去哪裡玩,吃什麼都由她做決定。原來她不滿意我沒有主動提出想法,也沒有承擔做決策的責任。該做決定的時候,我都讓她做決定。我當時的確沒有什麼想法,事先也沒做準備,就覺得可以跟著她走。我的好友認為我們是平等的朋友關係,這趟旅行兩個人都有責任,都有參與規劃與做決策的責任。當兩人有不同的想法,就透過討論找到共識。經過那一次,我才了解我的「隨和」對她來說就是一種依賴。她對我的期待是相互依賴的互動模式,而不是我完全依賴她。與外籍朋友的相處打開我的眼界,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在每件事都有責任。不過,獨立自主或依賴這樣的二分法並不盡然是文化差異的因素,更多是關於期待與責任感。

 

我想沒有人會不喜歡被照顧。一個喜歡照顧,另一個也喜歡被照顧,這可以是很好的組合。有依賴者就對應著一個「被依賴者」。依賴是人生必經的路。嬰兒出世依賴父母的照顧得以生存。長大後我們發展自主獨立的能力。到年老行動不便時,又回歸到依賴別人的階段。依賴不一定都是壞事,對被依賴者也是一種存在感的來源。被需要也是一種肯定,例如孩子想吃媽媽煮的菜,對媽媽來說是莫大的肯定。但是當依賴變成了負擔,或依賴者認為過多的「被照顧」變成了「干涉」,這段關係就出問題了。

 

給予照顧的一方如何知道什麼時候是過度,使得好意成了干擾?這就要看被照顧者的期待。談及這個問題,身邊的朋友都想到同一個例子,就是到餐廳用餐,服務員每過來服務一次,就詢問一次用餐的滿意度,而每回添水的同時也必須說「幫您加個水」,提醒著我們正被照顧。標準制式化的服務顯然不是我和朋友們所期待的,但這似乎是目前台灣服務業的主流。我時常收到漣漪人專欄的讀者來信,分享父母幫自己選工作的壓力。當你還不懂溝通你的想法,父母也不懂你的才能,出自善意的介入成了親子關係中常見的壓力。

 

我在香港工作生活時,或到大陸出差時,很少會聽到「長官」、「長輩」、「學長」、 「師長」這些在台灣常用的尊稱。搬到台灣後,深刻體驗到「大家長」的相處模式,常常看到長輩們很照顧後輩,願意幫助他們,樂於提供各種意見。我記得聯合報系在台東舉辦「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的主持人王文華當場把標題改為「青年為自己尋路」。我很贊同好朋友王文華改的標題,也因此更加留意台灣普遍有「被照顧」的過度期待:政府應該照顧我們,老闆應該照顧員工。在我的教練輔導案例中,也發現台灣的員工期待上司對他的關懷和照顧,比香港和大陸的還高。許多年輕人覺得他來上班是來學東西,老闆或上司應該教他做事。他們沒有想過老闆付他薪水是需要他的貢獻和表現,不是來照顧他們。我這樣的講法有些人會認為很冷血,但這種被照顧的期待產生的依賴性,讓許多人錯失了建立實力的機會,將自我職涯發展的責任交由別人決定。

 

說起和老伴一起生活十多年了,某些地方我還是不太習慣被照顧。他會為我點我愛吃的菜,買一些他認為我會喜歡的東西。我很珍惜老伴這麼疼愛我,但這類關懷曾讓我感到困擾。因為我有自己的主張,我知道今天想吃什麼,會提出自己的需求,並不希望他幫我做決定。我聽起來不大體貼,這背後的原因除了我認為我們能照顧自己之外,當我們學習懂得溝通自己的需求,就會懂得接受並珍惜別人給予的回應與照顧。

 

要讓自己活得更充實而快樂,要經營讓彼此都感到舒服的平等關係,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性。我認為我們可以開始建立新的認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包括政府、父母、朋友等有義務幫助你和照顧你。依賴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人家給你的那個選擇。在主動尋找答案的過程,你會更認識自己,懂得如何愛自己。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由你去探索你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所以,當你不再依賴別人的眼光,不期待別人帶領你,你不只獲得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還能從承擔責任取得你的自信、成就感和人生的意義。

 

「依賴性」最常談論到的關係莫過於伴侶、親子、職場這三種關係。當您看完這次的專欄,我邀請您花點時間,分析自己在這三種關係中有哪些期待或行為是具有依賴性的。另一方面也檢視哪些是過度照顧別人的行為。歡迎和我分享你分析後的啟發。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您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在職場中,你的優勢有充分地詮釋嗎?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還記得上一期專欄和大家提到的C君嗎?他是我最近一個新客戶,聘請我擔任他的教練,幫助他做職涯規劃。C君過去十年在亞洲各地工作,他服務的公司希望他明年回到法國總部,接受新的職位。他不確定是否該接受這個新任務,另一方面也想探索留在亞洲的可能性。

在我們第一次會談結束時,C君終於看清自己了。他終於接受了過去二十年一直否定的能力,也完全扭轉了對自己優勢的認識(註一)。 您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這個覺悟,就直接探討他該做什麼樣的工作,那C君所做的決策就建立在不正確(或不全面)的基礎上。他原本一直強調自己最適合前線管理,也認為自己最擅長的是人的管理(people management)。 重新認清自己的優勢後,C君意識到自己最擅長的是策略和業務規劃,雖然前線管理能力也不錯,那並不是他最突顯的優勢。

對自己有了充分的認識後,C君就知道什麼樣的工作性質適合他。這時候我們才開始規劃他下一份工作的方向。經過三次面談,我們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包含:

  1. C君認識了自己最擅長的是什麼,以及如何透過這個認識,規劃職涯的新方向與機會。
  2. C君現在能夠自信地表現自己,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優點,以及他能有所貢獻之處。
  3. 他的履歷能精準展現工作能力與個性。

這個案例,如果以教練的角度來看, 我認為自己做最棒的是幫助C君打破「補短」的迷思 。 在第一次會談時,C君看到自己的VIA人格潛質測試,他很高興24項潛質由高到低的分數排名都很接近。他認為那代表沒有弱點。但我多年使用VIA的解析告訴我,C君沒有任何一個顯著或代表性的亮點。從和他的對談,我瞭解到他花比較多的精力去鍛鍊自己比較弱的特質,而非強化他天生顯著的潛質。透過這次教練服務,他認知到自己的亮點,開始認同他真正的優勢,信心也油然而生,不再以補短的方式展現自己的能力。

寫到這裡,我想到另一位客戶陳先生。他對VIA報告結果的反應是「這評估根本不能告訴我自己的弱點,它只提出了我的長處。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弱點,我又怎麼能夠改善呢?那評估又有甚麼作用呢?」當時的陳先生在一家北歐船務公司任職高級經理。 他對這份沒有提供弱點分析的VIA報告感到懊惱。

陳先生的前五項長處是:公正(fairness)、真實(authenticity/honesty)、仁慈(kindness)、愛心(love)和謙遜 (humility)。他感到有點不明所以,因為報告中他的優點和現實的他有點差距。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急性子,容易與客人有爭拗的人,他也明白自己最大的缺點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VIA性格評估最重要的貢獻並不是優勢評估,而是後期的整合。所謂的整合指的是一個好的分析能令參與者完全瞭解自己的優勢,以及怎樣更好地運用它們。

我採用了以下的問題來引導陳先生:
Ming:你有多認同這些優勢呢(公正、真實、仁慈、愛心和謙遜)?
陳先生:公正、真實和謙遜肯定有,但我不認為自己十分友善,至於有愛心就更不可能了。
Ming:很有趣呢。那份評估的結論來自你的答案。讓我們探討一下吧。在甚麼情況下你會表現出仁慈和關懷?你會對誰表現你的友善?我們在生活中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也會因此而有不同的表現。可能你在飾演某些角色時會展現較多的善意?
陳先生:是的。我對太太和女兒都很好,對朋友也十分友善;但在工作中卻不是這樣。我又怎能在工作中友善呢?我們需要努力爭取生意。 當客人變得不可理喻時,我不會像一些被動的同事,我會反擊。
Ming:從這故事中,我看到你性格裡頭的公正和真實了。當你感到不公平時,你就可能會和其它人有爭拗了。那當你友善時你是怎樣的?
陳先生:我可以容忍,體諒別人,亦樂意聆聽。就像與女兒相處的時候,我會變得有耐心,願意傾聽和容讓。
Ming:好!那我們試試下一步吧。拿你較易和客人爭論為例吧,你能夠怎樣運用你的五項優勢於其中呢?
陳先生:公正會確保我可以平衡客戶和公司的需要。是的,我明白了。與其和客戶爭論而破壞雙方關係,我可以利用我的友善和同理心:我可以有耐心地聆聽客戶的 需要,即使他們不對,我也可以表現得較謙虛。若是在以前,當我感到不公正或不合理的時候,我會立刻發作。
Ming:好像你已經找到方法在工作中運用你的優勢了。下次請你告訴我這方法行不行吧。

陳先生三天後寄了一封電郵給我。他幾乎又和客戶爭論起來,但在發作之前,他剛好記起要運用自己的仁慈和同理心。因為他能夠聆聽客戶的需要,明白他們的看法 從而很快地解決了矛盾。那客戶後來還寄信來感謝他。

陳先生很早便知道自己的脾氣問題,但傳統的「補短方式」卻只能使他的煩惱惡化。他嘗試了許多改善辦法:學習忍耐,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出發考慮,壓抑脾氣,運用放鬆的技巧,但都是徒勞無功。終於,他利用自己的優點,付出最少的努力便成功了。幾個月後陳先生與我分享他的成果。 通過運用自身的優勢,幫助他改善和客戶的關係。陳先生和他的客戶現在是站在同一方,而不是從前的對立面。這使得他的工作變得更有趣和有意思。我問他能否分享一下他對「優勢運用」的心得,他說:「既然擁有這些優勢,為甚麼不用它呢!」

不論是C君的突破,或是陳先生的心得,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你想看到自己有所成就,補短或是只鍛鍊不擅長的特質是不足以讓你有耀眼的表現。你同時要善用你的天賦潛質。在教練會談的過程,我會使用四個步驟:探索、認同、開發、運用,和客戶一同探討如何將個人代表性的天賦,鍛鍊成一種能創造成就感與自我實踐的優勢能力。

我們都怕暴露出自己的短處,所以選擇把全副精神都放在補短,而忽略了發揮自己的長處。我們的確要面對自己的短處,同時也要專注強化自己的長處,所以優勢地發揮是必須經過鍛鍊和學習。

註一:坊間有很多了解性格特質或性格類型的測驗工具,例如蓋洛普優勢量表、正向心理學基礎工具的VIA。我在這裡提到的優勢(strengths)指的是VIA測驗的24項性格潛質。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讀者,也能在文章-「做你喜歡還是你擅長的事?」閱讀到相關的認識。

如果您也有興趣嘗試VIA Character Strengths(性格潛質)的個人解析,請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結果。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您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Ari!出發南迴!南田

第一次聽到「南田」這個地名,是接到劉維公的電話,邀請我們參加「出發南迴」計畫。那一天我們正好在屏東開車回台東, 打開Google Map 看地圖,怎麼路過那麼多次都不曉得有南田這個地方?

從達仁鄉的台9線轉進去,是一條沿海的公路,經過一個小社區,從柏油路到泥土路到只有四輪驅動車才開得進去的石頭路。已經開到路的盡頭,前方就是阿朗壹古道的入口。

南田不是每個人會喜歡的地方,但喜歡的人會很喜歡。在荒無人烟的海邊有一個正在釣魚的先生,朱平問他為何而來?他回答:「我想找一個無人的地方待著。」一個人特地從台東縱谷來到南田,目的是尋找孤獨。

很多時候,我們不太有機會獨處,工作、生活總是接觸許多人,周遭的雜音多了,自己的聲音也就小了。南田的海邊,孤寂而荒蕪,最適合需要跟自己獨處的人。多數人害怕跟自己相處,然而,與自己相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我們認識自己,就能更坦然自在的做自己。

在南田的海邊,漫天蜻蜓飛舞,這些蜻蜓像是漂浮在藝術家游文富的竹編作品「南方向量」之上。這大型作品好像邀請我們跟它互動,在裡面的空間移動,才會感受到創作的本質。

南田是台東境內最南端的部落,也是台九線公路的終點,小鎮裡沒有便利商店,人煙罕至。這次到南迴的旅程,原本預計拜訪南田的石雕師傅,但師傅卻因故無法赴約,我們決定到村裡繞繞。

秋天是原住民的小米豐收祭,和漢人農民曆裡的豐收時節相同。同一片土地上,不同族群間,主要穀物的生養作息卻是相同的。在南田村裡,同樣不只存在一個民族,除了排灣族之外,漢人客家人也居於其中,村落雖小,卻安處不同族群的居民。

南田村是個移居部落,因此有三位頭目,其中入口處是大頭目的家,牆上由部落藝術家畫上大幅壁畫。村落比鄰而居,短短幾步路,60歲的玉秀阿姨正坐在院子裡乘涼,一旁還擺了幾顆火龍果,見到我們,阿姨溫暖地打招呼:「這個火龍果我剛從山上摘下來的,這個沒灑農藥,所以有點醜醜的,但是很好吃,你們一人一顆,不要客氣,我種的東西都可以跟大家分享。」

不久後又有一個打扮入時的年輕阿姨來串門子,加入我們的話題,她喝了點小米酒,話也多了,玉秀阿姨的院子像是部落的客廳,不時有村民來聊天。過了一會,一位男子走進院子,拉著阿姨準備要走,嘴裡還喃喃:「妳不要亂說話啦。」阿姨無辜地說:「我沒有呀,他們在採訪我耶!」

天空開始下起毛毛細雨,男子熱情地想帶著我們認識南田的海。旅途中就是喜歡這樣的偶遇及巧遇。男子名叫李世明,曾經在大陸工作25年,有排灣族和漢人的血統,現在回到南田開民宿,為部落盡份心力。他每週二、五會沿著小徑到阿朗壹古道巡山,沿途經過南田石的海灘,便會靜下心看海。南田石每塊紋路都不同,李世明邀請大家一起堆南田石,我和朱平各自成塔,都堆了八塊,李世明晃悠過來,在朱平的塔上隨意一放,卻平衡了這座塔,簡直是神來之筆。

表面上是堆石頭,實則是讓我們專注在當下,讓心靈獲得平靜。當身邊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海,在海浪拍打下,能聽見石頭沉穩的聲音,是海在說話。此時此刻,我們開始聽見自己的聲音。打開五感,用心去感受身邊的事物。眼睛所見反射天空光影的海面,手觸摸風的紋路,光腳感覺冰涼而堅硬的南田石,鼻子聞到海水鹹鹹的味道。

當浪潮打來,石頭發出沉穩的聲音,也就是居民常說的「南田石在歌唱」。南田石是山上的石頭經由溪流沖刷下來,經過洋流不斷地翻滾、琢磨,造成每個石頭都圓潤而無稜角,而原本嵌在石頭內的石英結晶也因此外顯,讓石頭表面呈現出不規則的紋路,是石頭收藏者的愛好。

南田海岸親水公園 Nantian Coast Water Park(露營地)

人文景觀自行車道是一條非常陡的路,應該是從另一端上來,這裡下山,從這裡騎出去就能夠接台九線。

如何實踐更快樂的生活?

(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2014年十月第7屆的「更快樂營」順利結束。這次有來自廣州、香港和台灣各地的參與者。他們事前不知道會住在哪裡,不知道課程是如何安排,只知道第一天報到的時間與第三天的結束時間。他們都願意「探險」,允許自己「冒險」,以好奇心取代不確定的不安,以信任取代掌控的欲望,隨遇而安原來是可以選擇習慣,這讓他們學習到如何活得更自在、更快樂。而每個人返回到各自的生活後,相互保持聯繫,分享他們在工作生活上的實踐。我看到這些因分享而築起互信的支持,也開始散播了改變的漣漪。我和每個參與者一樣,心中也滿載著豐收,現在想起來依然能感受在身體暖暖流動的感動。這股感動讓我想藉這次的專欄跟讀者們分享是什麼支持我持續舉辦「更快樂營」、擔任教練,甚至開始策劃將快樂帶入生活的實踐:「非零禮物」。

 

支持我繼續走在教練這條路,我一定要提起這位好朋友GT給我的啟發。三年前他39歲時聘請我做他的教練,希望在邁入40歲那一年檢視自己的人生。教練過程中我看到他作為一個領導者的改變,成功地整合工作和生活,完全活出快樂、充實、自在及有意義的人生。當他接管全球金融市場主管職位時,我擔心他無法達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跟我說「別擔心。銀行工作是我的嗜好,教練是我的熱愛」。因為他的改變,我對自己的教練工作從相信轉變成堅信。但今年九月底的時候,我收到他突然過世的噩耗!他的死訊給我很大的震撼。而我緬懷他的方式就是讓更多人知道是因為他的蛻變,自在地結合工作、生活與慈善公益,讓我看到能讓更多人學習「更快樂」有多麼重要。

 

台東:活出快樂
越來越多人知道「更快樂營」。而讓我創辦「更快樂營」的動力是來自我在台東生活的體悟。最近幾年,「台東」變成非常熱門的名詞,許多豐富又有深度的文化活動都在台東舉辦,例如今年8月在台東舉辦的台灣設計展和TEDxTaitung,還有11月初台灣好基金會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這都是到訪台東的好理由。對我而言,「台東」有著更深的意義,代表著融合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心靈經歷 。我們的家就在都蘭山下。我認為這座山有特別的能量,準備好的人會受其召喚。白天太平洋的風從海面吹上來。夜幕降臨,都蘭山涼爽的山嵐輕撫夢境。 太平洋的風將身上的緊繃感吹鬆了, 都蘭山的能量療癒了心裡的束縛。這就是我堅持在台東都蘭山舉辦「更快樂營」的原因之一,讓參與者重新找回能量,以更快樂的方式面對現實的生活。我想和各位讀者分享參與者的一些感受與經驗。

 

「穿梭在家庭與辦公室之間,沒有機會自己獨處。這個擱置一旁的渴望,從來沒有減少對我的拉扯。」都市的生活建構在辦公室與家之間的兩點一線,即便有戶外的休閒活動,多是與家人朋友共遊,鮮少有沈浸於大自然的獨處時間。所以,多數的參與者一抵達都蘭,第一個感受都是「心曠神怡」。有一位參與者分享了這段記錄,「清晨看見海面上的日出,我選擇走到海邊,看清楚那吸引我的海面光亮究竟閃著什麼魔力。往海邊走的路上,我才察覺到我一直遠眺自己的夢想,卻不敢行動。我沒有正視我內在的聲音。原來我一直是個充滿力量與直覺力的人,卻花了很多力氣繞了很多圈子去外面找答案。」在都蘭這個山海相伴的教室,只要願意給自己獨處的時間,你該面對的問題、該採取的行動就呼之欲出了。

 

與大自然相處的另一個好處是「不方便、不舒服、不確定」。我將課室設計在戶外,抓不準的天候提供了足夠的「不方便」讓參加者體驗自己的反應。這些反應就是探索自我,認識自己的開始。通過肢體活動他們開始覺知到身體的緊繃, 讓知覺漸漸地連結起身體的感受「原來我的身體是存在的」。

 

很多人以為自己狀態還好,因為沒有什麼煩惱。但是沒有煩惱就是快樂嗎?沒有負向情緒不等於擁有正向情緒。有位參與者經過三天的沈思後,終於聽到心裡的一句話「其實我不快樂」。這是一種投降,一種願意承認現況的窘迫感。「就在願意臣服自我後,靈光乍現!一小時,筆停不下來,寫下自己的反思。我知道我更快樂了!」

 

當我們能夠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permission to be human),我們開始放下面具,不再否定自己的負面情緒,也更能夠包容別人人性的弱點。這給工作上擔任團隊領導者的參與者很大的省思,「長久以來,身為男性的團隊領導者,我常習慣性地用盡一切力量來隱藏任何不安與恐懼。」我也很欽佩他道出許多人需要突破的瓶頸,「唯有勇於在他人面前展現脆弱,有時就更能鼓舞及影響他人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仍然有勇氣呈現自己」。

 

「更快樂營」每屆有自中國、香港或亞洲鄰近國家來參加的朋友,對他們來說,台東豐富的多元文化是很吸引人的。小時候跳的竹竿舞、叮叮咚咚的特色服飾,是我們認識原住民的籠統印象。直到深入台東在地,漸漸認識不同族群的原住民朋友,有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等等。 原住民對大自然的了解和尊重,也提供我們都市人一種轉譯「大自然」的方式。 透過原住民文化和生活態度,我們能重新審視人與環境的定位。有位參與者聽了魯凱族失傳已久的鼻笛樂聲,在原住民尋根的故事中察覺到和自己是如此疏離, 「鼻笛樂聲把我的魂給招回來了,實實在在的跟我接合起來,此刻是安心的,平靜的。」當我們完完全全投入的時候就會看到「當下」,就是那個當下,那個投入專注的心,才可以讓自己的才華發揮,感動別人。

 

快樂就在我們採取的行動
不論是啟發人生蛻變的教練服務、「更快樂營」,以及「非零禮物」,能讓更多人找到實踐更快樂的方法其實帶給我很深刻的學習。在這些過程中,我學習如何整合自己工作與生活,加上在台東的生活給我好奇、探險、與不畏懼嘗試的養分,我更堅信真實的快樂源於在生活中的真實體驗。所以「更快樂」的生活實踐是「快樂就在我們採取的行動」。

謝謝第7屆更快樂營的18位參與者,因為你們的勇敢,讓我深信在台東舉辦更快樂營是值得繼續努力的一件事。有你們我不孤單。


我推薦您閱讀海倫聶爾寧(Helen Nearing)所著的《人生摯愛的美好與告別》。因為這本書開啟我更有覺知、更自主自立、有質感的生活,我相信你也可以。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您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