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魅麗雜誌漣漪人專欄)
我在台東都蘭山的家沒有地址,即使有地址也沒有用,山路很難找。這樣也好,不會有太多不請自來的客人。訪客來我們家會收到我發的交通指示:「台x線x公里的地方, 你會看到一個大釋迦。左轉,往山的方向走。開車不到一分鐘,轉彎處左轉(如果左邊看到一個房子就已經走過頭了),往山的方向開。一直開到最後一根電線桿(大概兩分鐘),右轉開上去,我們家就在左邊。找不到打電話給我。」 許多人聽到這樣的交通指示,都會有點擔心。但是他們最終都找到我們家。如果是我的老伴接待,他不會像我這麼做。他會說:「我們家很難找,但你別擔心。當你們到了台x線x公里處,打電話給我,我下山來接你們。」如果您是我們的訪客,您會希望是哪一種接待方式?
準備這篇專欄時,剛好有兩位到訪的朋友。一個說喜歡我的方式,因為自己尋路會有成就感。另一位覺得兩種都可以,不過老伴親自去接讓人感覺很有人情味,很溫馨。從兩種接待方式,我想讀者也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關注點。我的方式基於我相信訪客找路的能力。我老伴的做法出自關心,因為他擔心訪客會找不到,他親自帶路更好。
進一步來說,就人的關注點,我支持對方以自己的能力完成,老伴則以呵護對方的角度。就事的關注點來看,當對方遇到困難時,我透過提供資訊作為指引,老伴會主動介入,幫助對方達成目標或解決問題。當我跟老伴探討我們做法上的差異時,他提出另一個我沒想到的觀點。他認為提供指示很麻煩,可能越講越糊塗,所以直接去接更快更方便,不需要花那麼多力氣教別人。這個話題引起我的興趣,開始思考「自立與被照顧」反映在自己、人際互動、職場,甚至整個社會大環境會是怎麼樣的。而當我們習慣被照顧的時候,是否就產生了依賴性?依賴性對快樂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呢?
住在巴黎擁有英國和馬來西亞血統的外甥曾經問媽媽,為甚麼馬來西亞的外婆來巴黎時都呆在家裡等媽媽下班後帶大家一起出去玩,而英國的祖母來巴黎都會自己規劃行程,每天帶孫子出去逛博物館或到公園曬太陽。我姐姐回答「因為東方的長輩比較喜歡被照顧。」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案例。我前夫是紐西蘭人,當時我們住在新加坡時。他的父母親從紐西蘭來探訪我們,完全沒有被照顧的期待。他們自己安排好酒店,一方面他們不希望干擾我們的生活作息,另一方面他們喜歡自由自在地規劃行程,我們也就不需要特別照料他們。他們的方式是和我討論每一天的行程,配合我們倆的時間,然後就自己去探索,結果還介紹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好地方。
記得20年前剛到香港工作的時候,和一位英籍好友到緬甸旅行。三天後她一臉嚴肅地說她非常不滿意我在旅途中沒有擔當責任,都是她在承擔。對她的陳述,我感到驚訝,因為我自認我是個很容易相處、很隨和的人,去哪裡玩,吃什麼都由她做決定。原來她不滿意我沒有主動提出想法,也沒有承擔做決策的責任。該做決定的時候,我都讓她做決定。我當時的確沒有什麼想法,事先也沒做準備,就覺得可以跟著她走。我的好友認為我們是平等的朋友關係,這趟旅行兩個人都有責任,都有參與規劃與做決策的責任。當兩人有不同的想法,就透過討論找到共識。經過那一次,我才了解我的「隨和」對她來說就是一種依賴。她對我的期待是相互依賴的互動模式,而不是我完全依賴她。與外籍朋友的相處打開我的眼界,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在每件事都有責任。不過,獨立自主或依賴這樣的二分法並不盡然是文化差異的因素,更多是關於期待與責任感。
我想沒有人會不喜歡被照顧。一個喜歡照顧,另一個也喜歡被照顧,這可以是很好的組合。有依賴者就對應著一個「被依賴者」。依賴是人生必經的路。嬰兒出世依賴父母的照顧得以生存。長大後我們發展自主獨立的能力。到年老行動不便時,又回歸到依賴別人的階段。依賴不一定都是壞事,對被依賴者也是一種存在感的來源。被需要也是一種肯定,例如孩子想吃媽媽煮的菜,對媽媽來說是莫大的肯定。但是當依賴變成了負擔,或依賴者認為過多的「被照顧」變成了「干涉」,這段關係就出問題了。
給予照顧的一方如何知道什麼時候是過度,使得好意成了干擾?這就要看被照顧者的期待。談及這個問題,身邊的朋友都想到同一個例子,就是到餐廳用餐,服務員每過來服務一次,就詢問一次用餐的滿意度,而每回添水的同時也必須說「幫您加個水」,提醒著我們正被照顧。標準制式化的服務顯然不是我和朋友們所期待的,但這似乎是目前台灣服務業的主流。我時常收到漣漪人專欄的讀者來信,分享父母幫自己選工作的壓力。當你還不懂溝通你的想法,父母也不懂你的才能,出自善意的介入成了親子關係中常見的壓力。
我在香港工作生活時,或到大陸出差時,很少會聽到「長官」、「長輩」、「學長」、 「師長」這些在台灣常用的尊稱。搬到台灣後,深刻體驗到「大家長」的相處模式,常常看到長輩們很照顧後輩,願意幫助他們,樂於提供各種意見。我記得聯合報系在台東舉辦「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的主持人王文華當場把標題改為「青年為自己尋路」。我很贊同好朋友王文華改的標題,也因此更加留意台灣普遍有「被照顧」的過度期待:政府應該照顧我們,老闆應該照顧員工。在我的教練輔導案例中,也發現台灣的員工期待上司對他的關懷和照顧,比香港和大陸的還高。許多年輕人覺得他來上班是來學東西,老闆或上司應該教他做事。他們沒有想過老闆付他薪水是需要他的貢獻和表現,不是來照顧他們。我這樣的講法有些人會認為很冷血,但這種被照顧的期待產生的依賴性,讓許多人錯失了建立實力的機會,將自我職涯發展的責任交由別人決定。
說起和老伴一起生活十多年了,某些地方我還是不太習慣被照顧。他會為我點我愛吃的菜,買一些他認為我會喜歡的東西。我很珍惜老伴這麼疼愛我,但這類關懷曾讓我感到困擾。因為我有自己的主張,我知道今天想吃什麼,會提出自己的需求,並不希望他幫我做決定。我聽起來不大體貼,這背後的原因除了我認為我們能照顧自己之外,當我們學習懂得溝通自己的需求,就會懂得接受並珍惜別人給予的回應與照顧。
要讓自己活得更充實而快樂,要經營讓彼此都感到舒服的平等關係,我們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性。我認為我們可以開始建立新的認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包括政府、父母、朋友等有義務幫助你和照顧你。依賴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人家給你的那個選擇。在主動尋找答案的過程,你會更認識自己,懂得如何愛自己。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或錯,由你去探索你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所以,當你不再依賴別人的眼光,不期待別人帶領你,你不只獲得鍛鍊自己能力的機會,還能從承擔責任取得你的自信、成就感和人生的意義。
—
「依賴性」最常談論到的關係莫過於伴侶、親子、職場這三種關係。當您看完這次的專欄,我邀請您花點時間,分析自己在這三種關係中有哪些期待或行為是具有依賴性的。另一方面也檢視哪些是過度照顧別人的行為。歡迎和我分享你分析後的啟發。
我邀請所有的讀者寫信給我。不管是問問題也好,或是分享您的意見,我都期待與歡迎。有互動就有參與,我們一同參與實踐幸福快樂的人生。
你好,因為主管的牌卡,我跟隨著上面的網址來到了這個網站,看著一篇篇的專欄,讓我省思了很多,有關獨立與依賴,還有整合的話題,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是一個極端的人,不是什麼都不要,就是過度依賴,常常覺得不順我的意就是在跟我作對,心裡深處的惡魔總是蠢蠢欲動。
發現我常用頭腦思考,其實搞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又希望別人關注,但往往達成目標後,發現還是無法被滿足,因為情緒的呈現,並不是事情得到解決了就平息,而是一直處在很生氣的狀態。
想拋開所有自己給予的框架,還有放下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我想活出自己的人生,好好的愛自己跟珍惜身邊我愛的人。
凱婷 你好,
非常謝謝你的留言,讓我們都有機會再進一步認識彼此。這一段訴說就是重新整理與對自己坦白的過程,我覺得你已經跨出了第一步!情緒的波動沒有好與壞,認識自己的情緒反應可以幫助你再往內探究原因。
下一次做決定的時候退一步,慢下來思考看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收穫與回應。
當伴侶之間已經養成了照顧與被照顧的習慣,怎麼樣才能更好的轉變這種相處方式呢?
Hi Cici
謝謝你來看我文章,如果你意識到想要轉變舊有的關係模式,就表示你試著從幾種模式中做出選擇。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記住,你永遠都有不同的選擇與主動改變的機會。
接下來就看你如何做了。
我在我寫的書[漣漪詞]裡面也提到伴侶間的溝通應用,沒有絕對的答案,也沒有快速獲得改善的途徑,唯有從你開始影響周遭的人,漣漪的效應才會開始。